播客

#204. Perplexity CEO 揭秘智能体浏览器 Comet 如何重塑未来
跨国串门儿计划
08-15
01:06:08
AI 评分: 94
⭐⭐⭐⭐⭐

本期播客深度访谈了 AI 搜索引擎公司 Perplexity 的联合创始人兼 CEO Aravind Srinivas,他首次系统性地阐述了下一代产品——智能体浏览器 Comet 的宏大构想。Comet 旨在超越传统浏览器,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AI 操作系统”,能够无缝连接所有网页应用,自动完成改签机票、处理报销等复杂任务。Aravind 强调了“上下文”在 AI 竞争中的核心地位,认为浏览器是获取全面上下文的终极形态,并提出了“边车”模式的通用 AI 助手概念,以实现跨平台工作流自动化。在商业模式上,他坚信订阅模式的巨大潜力,预估用户愿为高价值 AI 工具支付高昂费用,从而支撑起一个无需广告的千亿级业务。播客还深入探讨了 AI Agent 当前面临的技术挑战,包括模型准确性、隐私保护、iOS 平台限制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复杂性,并类比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展望了 AI 在数字劳动力领域的“全自动驾驶”未来。同时,节目也讨论了 Perplexity 如何在谷歌和 OpenAI 等巨头夹缝中找到生态位,以及对未来 AI 产品、硬件形态和竞争格局的深刻见解,为技术从业者提供了极具前瞻性的行业洞察。

商业科技中文AI操作系统智能体浏览器AI AgentPerplexity AI上下文工程
113. 和杨植麟时隔 1 年的对话:K2、Agentic LLM、缸中之脑和“站在无限的开端”
张小珺Jùn|商业访谈录
08-27
01:41:13
AI 评分: 94
⭐⭐⭐⭐⭐

本期播客是月之暗面创始人兼 CEO 杨植麟时隔一年半的深度访谈。对话围绕 Kimi K2 模型的发布及其背后的技术认知和判断展开。杨植麟首先阐述了 AI 发展如同攀登“无限的雪山”,问题不可避免但可解决,强调了 AI 研发中持续迭代和创新的重要性。他详细介绍了 K2 模型在 MoE 架构下的突破,特别是如何通过 Muon 优化器提升 token 效率和泛化能力,实现“吃一份数据等于别人吃两份”的效果。播客深入探讨了 AI 领域两大范式转变:从“缸中之脑”式的强思考强化学习到 Agentic LLM(即模型通过多轮交互使用工具与外部世界连接),并引入了“test-time scaling”的概念。杨植麟还分享了模型公司从逆向工程转向正向开发一方 Agent 产品的趋势,以及 AI 能力层级(L1-L5)的非线性发展。在技术挑战方面,他提及了大规模模型训练中 max logic 爆炸问题、数据改写策略、多模态泛化性、长上下文支持以及 AI 训练 AI 的未来方向。此外,访谈也触及了开源与闭源生态的动态平衡、AI 时代产品与互联网产品的差异、数据飞轮的建立挑战、商业模式思考,以及作为创始人面对舆论和创业起伏的心态。杨植麟将 AI 视为“人类文明的放大器”,对 AI 的未来充满乐观与探索精神,强调在不确定中专注于解决当前问题。

商业科技中文大语言模型Agentic LLM强化学习模型训练泛化能力
从「没有对手」到「一天崩溃好几次」|对谈 Zilliz 创始人/CEO 星爵
十字路口Crossing
08-03
45:23
AI 评分: 93
⭐⭐⭐⭐⭐

本期播客邀请 Zilliz 创始人兼 CEO 星爵,围绕 AI 时代下向量数据库的崛起、Zilliz 的创业历程及未来展望进行了深入对谈。星爵详细阐述了向量数据库作为非结构化数据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及其在深度学习和生成式 AI 中的核心地位。他回顾了 Zilliz 从 2018 年无人区探索到被英伟达黄仁勋点名推荐的高光时刻,并分享了公司在技术、市场和商业化方面的成长经验。播客重点讨论了 Zilliz 坚持开源路线的战略考量,认为开源是其核心竞争优势和长期护城河,并探讨了开源与闭源商业模式(如 Dual Core)的挑战与价值。星爵坦诚分享了创业八年来的心路历程,从理想主义者向现实主义的转变,以及在面临商业化压力、团队管理和市场波动时的“崩溃”体验,强调了持续创新、快速迭代和接受不完美的重要性。最后,他对 AI 领域未来趋势给出了独到见解,看好云平台、头部大模型和 AI 应用公司的发展。

人工智能中文向量数据库AI基础设施非结构化数据开源策略生成式AI
#215. Google 团队揭秘最新图像模型 Nano-Banana 的幕后故事
跨国串门儿计划
08-28
27:51
AI 评分: 93
⭐⭐⭐⭐⭐

本期播客深入 Google DeepMind 团队,揭秘其全新原生图像生成模型 Nano-Banana 的研发历程与技术细节。嘉宾们详细介绍了模型在图像生成与编辑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包括通过自然语言实现多轮编辑、保持场景和角色一致性、以及高效的像素级精准编辑能力。播客特别阐述了“交错生成”技术如何将复杂任务分解执行,类似于语言模型的“思考链”,以及团队如何利用“文本渲染”作为衡量模型结构理解能力的“试金石”。此外,讨论还涵盖了用户反馈在模型迭代中的关键作用,从 2.0 版本到 2.5 版本的改进,并展望了未来模型从追求“美观”转向追求“智能”的发展方向,强调提升事实准确性和实现更广泛的通用人工智能应用潜力。

商业科技中文图像生成图像编辑多模态AI大型语言模型AI模型评测
李想×罗永浩!四小时马拉松访谈!李想首度公开讲述 25 年创业之路
罗永浩的十字路口
08-19
03:57:44
AI 评分: 92
⭐⭐⭐⭐⭐

本期播客是罗永浩与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长达四小时的马拉松访谈。李想首次公开讲述了他从少年时期在乡下成长、受家庭影响培养出乐观与自律,到高中时代通过写稿、组装电脑和创建个人网站实现财务独立,开启创业之路。他详细回顾了从泡泡网、汽车之家到理想汽车的多次创业经历,包括互联网泡沫、资金链断裂、产能地狱以及面对网络黑公关等至暗时刻,展现了其坚韧的意志和解决问题的智慧。访谈深入探讨了理想汽车选择增程式技术、构建核心团队、应对供应链挑战、以及产品设计和用户定位的策略。此外,李想还分享了他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阶段的看法,以及家庭观念如何影响其创业和产品思维。整期节目不仅是李想的个人奋斗史,更包含了他对商业模式、人才管理、学习迭代、公关策略等方面的深刻洞察和反常识的思考,为技术从业者,尤其是创业者和管理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商业科技中文创业历程商业模式新能源汽车理想汽车造车新势力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 Agent” | 对谈旭卿(阿里云无影事业部总裁)、安陈(AgentBay 产品负责人)
十字路口Crossing
08-17
01:06:48
AI 评分: 92
⭐⭐⭐⭐⭐

本期播客深度聚焦 AI Agent 基础设施(Agent Infra)的兴起与发展,邀请阿里云无影事业部总裁张献涛(旭卿)和 AgentBay 产品负责人屈立威共同探讨。播客首先明确了 Agent Infra 与传统 AI Infra 的区别,强调 Agent Infra 涵盖记忆管理、工具使用、任务规划、沙箱环境、多 Agent 协作及安全隐私等六大核心组成部分,这些是构建高效 Agent 应用不可或缺的基石。嘉宾详细介绍了阿里云 AgentBay 作为普惠型 Agent Infra 产品的定位,旨在将复杂组件转化为低代码平台,赋能中小开发者。同时,深入对比了云端沙箱与本地沙箱在安全性、并发能力上的优势,并分享了阿里云在数据安全方面的“肌肉记忆”和长期投入。讨论还触及了 AI Agent 对云计算商业模式的影响,预判将从算力售卖转向更侧重应用层的服务化收费。最后,嘉宾分享了无影事业部从云电脑业务向 Agent Infra 转型的战略思考,强调了长期价值创造、技术前瞻性布局的重要性,并展望了通用 Agent、编码 Agent 以及企业内部自动化、金融、医疗等垂直领域的巨大投资与创业机会。

人工智能中文AI AgentAgent Infra云计算大语言模型AgentBay
#214. 增长、人才、护城河:一堂来自 Lovable 创始人的 AI 百亿美金实战课
跨国串门儿计划
08-28
01:14:33
AI 评分: 92
⭐⭐⭐⭐⭐

本期播客对话 AI 现象级公司 Lovable 创始人 Anton Osika,深入剖析了其 AI 应用构建平台在七个月内实现年化收入从零到一亿美元的惊人增长背后的战略。Anton 强调了在 AI 创业中,顶尖团队和独特识人标准(如“成长斜率”)的重要性,认为品牌是信任基石,而 AI 时代的护城河在于构建让用户创造巨大价值且不愿离开的平台。他分享了 Lovable 混合使用 AI 模型以适应不同场景的策略,并大胆预测下一个领先的 AI 大模型可能来自中国。播客还讨论了 AI 对传统大学教育、企业变革和产品设计流程的颠覆性影响,以及 Lovable 致力于成为未来创业者“完美 AI 合伙人”的终极愿景。同时,Anton 对 AI 伦理、竞争格局和工作文化平衡也提出了独到见解,为听众提供了一堂信息密度极高的 AI 商业实战课。

商业科技中文AI创业Lovable人才管理品牌建设护城河
Vol. 149 科技快乐星球 37: AI 竞争白热化,GPT-5 发布不太妙
枫言枫语
08-14
01:20:20
AI 评分: 92
⭐⭐⭐⭐⭐

本期《科技快乐星球》深入探讨了近期科技领域的诸多热门事件。苹果公司面临 AI 部门挑战,高管离职,但财务表现亮眼,并推出 Apple Care One 新服务。OpenAI 发布 GPT-5,虽然初期遭遇技术问题,但其开源 GPT OSS 系列模型,并计划推出 AI 浏览器,显示出 AI 技术普及和应用创新的加速。节目还涵盖了量子计算机实现真随机数生成、大疆发布带避障技术的扫地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应用。此外,还讨论了订阅模式的趋势、YouTube 移除热榜、Gmail 订阅管理等用户体验和行业生态变化,展现了科技行业在竞争白热化下的战略调整与技术创新。

商业科技中文科技新闻人工智能大型语言模型苹果OpenAI
#200. 解码 Vibe Coding:对话 Replicate CEO
跨国串门儿计划
08-08
53:12
AI 评分: 92
⭐⭐⭐⭐⭐

本期节目深入访谈了在线编程平台 Replit 的创始人兼 CEO Amjad Masad,核心围绕“Vibe Coding”这一颠覆性概念展开,即仅通过自然语言提示就能让 AI 构建软件。节目探讨了 Replit 如何凭借此理念在短短半年内实现收入十倍增长,达到一亿美元的惊人成就,并分享了 Vibe Coding 在个人、创业者及企业三大群体的真实应用案例,生动诠释“人人都能创造软件”时代的到来。Amjad 详细阐述了 AI 将如何重塑而非取代工程师的角色,指出 AI 降低了创业门槛,但顶尖工程师的价值反而被放大。此外,节目还触及了 AI 模型价格战、中国开源模型(如 Kimi K2)的崛起及其对市场格局的影响,并探讨了 AI 技术可能带来的深远社会经济挑战,包括生育率下降、超真实体验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及社会伦理问题。整体内容兼具技术深度、商业洞察与哲学思辨,为听众提供了全面且前瞻性的视角。

商业科技中文Vibe CodingAI编程软件开发大语言模型Replit
112. 和广密聊大模型季报:分化与收敛、全家桶与垂直整合、L4 体验与挖矿窗口
张小珺Jùn|商业访谈录
08-18
01:09:11
AI 评分: 92
⭐⭐⭐⭐⭐

本期《全球大模型季报》聚焦当前 AI 大模型领域两大关键词:分化与产品。首先,播客分析了头部模型公司(如 OpenAI 和 Google)向通用能力发展,而 Anthropic、Thinking Machines Lab 等则选择在编码、Agent、多模态交互等特定领域进行深度分化。其次,节目强调了产品在 AI 时代的重要性,指出过去过度关注智能探索的模式正在转向对产品化和用户体验的重视。嘉宾认为,成功 AI 产品的关键在于提供 L4 级别的“惊叹时刻”体验,如 ChatGPT 的 Deep Research 和 Claude Code,这些产品能有效将模型红利转化为品牌和商业价值,构建非技术性壁垒。面对头部公司(如 OpenAI 和 Google)的全家桶策略和纵向垂直整合,AI 创业公司面临巨大挑战,需寻找非共识机会,深耕垂直领域或创新产品形态以避开正面竞争。最后,播客还探讨了 AI 投资策略,指出技术变化迅速,头部公司价值收敛,投资人需支持最具潜力的创业者,并分享了对华人 AI 创业者的乐观展望,以及对 AGI 泡沫和未来科技融合趋势的看法。

商业科技中文大型语言模型AI行业趋势AI产品策略AI创业Agent技术